7月12日,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,国内自主研发的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正式亮相。该列车采用无人驾驶技术,标志着国内轨道交通迈入“贴地飞行”新时代。
技术突破:悬浮与驱动
列车通过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线圈相互作用实现无接触运行,低速时依靠橡胶轮辅助行驶,速度达150km/h后自动切换至悬浮模式,爬坡能力较传统高铁提升30%,转弯半径缩小50%。工程团队攻克超导材料低温保持、大功率直线电机等12项核心技术,取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。
经济性与安全性:双轮驱动
取消机械接触部件后,列车维护成本降低40%,噪音较现行高铁下降4分贝,接近图书馆环境。安全设计上,车厢下端“抱轨”结构确保断电时不会脱轨,5G+北斗双系统实现厘米级定位,地面控制中心统一调度避免追尾风险。
意义:填补速度空白
国内主要城市群间距在1000公里左右,现有高铁时速约350公里,航空时速800-1000公里,600公里磁浮恰好填补两者之间的速度空白。专家表示:“磁浮技术不仅提升运输效率,更推动新材料、人工智能等关联产业发展,助力国内轨道交通技术持续领先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新鲜速报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新鲜速报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