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4日至17日,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综合性赛事——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。来自23个地区的87支队伍已报名参赛,这场科技盛会预示着人机协作新时代的到来。
赛事亮点:三大竞赛单元
运动会设置任务挑战赛(复杂地形行走、精密装配)、人机协同创新赛(人类与机器人协作效率)及自由创意展示赛(艺术表达与社会服务场景)。其中,任务挑战赛将测试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,人机协同赛则探索人类与机器人的分工模式。
技术风向标:从实验室到竞技场
赛事特别设立“最具商业转化潜力奖”,由红杉等机构评审,优秀项目可直接对接制造业订单。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表示:“竞技数据将推动运动控制、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迭代,加速机器人落地教育等领域。”
城市实验:机器人友好型社会预演
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已启动“机器人友好型城市”试点,建设专用测试赛道、开放社区服务场景,为赛后技术落地提供实验环境。组委会透露,赛事期间将通过“能量传递”活动,让机器人“快闪”北京街头,与市民互动,展现科技温度。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新鲜速报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新鲜速报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